糖業在花蓮的發展,開始於漢人經營的「糖廍」為主,日據初期,才由日本人賀田金三郎所主持的賀田組經營,民國2年再由台東拓殖株式會社在花蓮縣壽豐鄉建立「壽工場」,又稱為「鯉魚尾糖廍」,民國3年合併於鹽水港株式會社,易名為「花蓮港製糖所」,民國10年另在光復鄉建立550噸製糖工場一所,以擴大製糖產量,稱為「大和工廠」。
二次大戰末期這兩處工場均遭盟軍毀損,光復後,台糖公司接收,決定拆除毀損較嚴重的「壽工場」,修復大和工場並定名為「花蓮港糖廠」,民國40年4月再改稱「花蓮糖廠」沿用至94年10月改為花蓮區處。民國103年8月與台東區處合併,改名為「花東區處」。
花蓮糖廠成立至今已近百年,相當具有歷史價值,歷經了漫長的製糖歲月後,於民國91年正式停閉製糖事業,朝向發展觀光事業;花蓮糖廠建廠開始,即規劃完整社區,劃分為生活、工作區,設施完善,也使得花蓮糖廠成就光復鄉及周邊鄉鎮的經濟發展。由早期延續至今的設施包括糖廠附設小學、醫務室、販賣部、公共浴室、五分車、日式宿舍聚落群、招待所等都維持早期的建築特色與傳統。花蓮糖廠廠區內現階段的產業包含日式旅館、冰品、商店街、赤眼卵寄生蜂、農場發展有機農業、植樹造林等。
為了推展在地產業文化,花蓮糖廠於96年成立了「花糖文物館」,展示了產業歷史文化,由於參觀動線不明、館舍文物陳列方式不齊,於103年由花蓮縣文化局及輔導團隊指導,改善花糖文物館的館舍文物陳列方式,並優化訪客的參觀動線,提升花糖文物館的館舍文化價值,吸引更多遊客駐足;執行校外教學主題活動教案化工作,區別遊客導覽解說以及教學課程方案,讓校外教學活動更加精緻與成熟。
館舍資訊
館舍位置